所在位置:首頁 > 清風(fēng)觀瀾 > 史鑒 >正文

千里相隨是明月

來源:中國紀檢監(jiān)察報     日期:2023-03-10 08:27:19    

  說起曾鞏與濟南的緣分,那要追溯至九百多年前,宋神宗熙寧四年(1071年),曾鞏調(diào)任齊州(今濟南)知州,開始了他與濟南雖短卻終生牽念的緣分。彼時的濟南“多獄訟,而豪猾群黨亦往往喜相攻剽賊殺,于時號難治”。曾鞏到任后,“其治以疾奸急盜為本”,緝盜賊、修水利、興教化。在曾鞏的努力下,齊州“奸寇屏跡,民外戶不閉,道至不拾遺,獄以屢空”,百姓安居樂業(yè)。

  濟南風(fēng)光秀美,名勝古跡眾多,有深厚的文化底蘊,再加之在自己的治理下,百姓和樂,這無疑給曾鞏在這一時期的文學(xué)創(chuàng)作注入了許多活力?!翱偸菨蠟榭?,更將詩興屬何人”,在濟南任職的兩年,也是曾鞏文學(xué)創(chuàng)作頗豐的兩年,他為后人留下了許多贊美濟南山水和風(fēng)土人情的詩文?!皾隙喔嗜?,名聞?wù)咭允當?shù)”,北宋時,濟南已經(jīng)是有名的泉城,趵突泉、大明湖的大名自不必說。

  大明湖是一個泉水湖,湖畔有水香亭。在《水香亭》一詩中,曾鞏說:“群玉過林抽翠竹,雙虹垂岸跨平橋。煩依美藻魚爭餌,清見寒沙水滿橈”。身處水香亭,所望即如玉一般的泉水穿過青翠的竹林,雨后彩虹橫跨平橋。站在泉邊,抬眼可見水中魚兒爭相奪餌,原本清新靜謐的景象仿佛瞬間變得靈動歡快。因為玉本身有清透、溫潤的特點,與泉水特質(zhì)相似,所以在曾鞏的詩里,常常用“玉”來表達泉水的清澈與溫涼。

  走過水香亭,讓我們再把目光移至百花堤。濟南地勢南高北低,南部山區(qū)和城內(nèi)泉群的水向城北流去,所以城北常遭水患,曾鞏到任后,考察地理情況,疏浚河道、開挖新渠,最重要的水利工程當屬修建北水門。熙寧五年(1072年)三月,北水門落成。這不僅解決了北城的水患問題,而且也給大明湖提供了“恒雨不漲,久旱不涸”的貯水環(huán)境,給“一城山色半城湖”的濟南又增絢麗風(fēng)光。

  “百花堤”也是在此時期修筑的,修成以后,南北向的百花堤將大明湖分為“東湖”和“西湖”,成為由大明湖南岸通往北岸的重要道路。正如《百花堤》詩中所寫:“如玉水中沙,誰為北湖路。久翳荒草根,未承青霞步。我為發(fā)其枉,修營極幽趣。發(fā)直而砥平,驊騮可馳鶩。周以百花林,繁香泫清露。間以綠楊陰,芳風(fēng)轉(zhuǎn)朝莫?!卑倩ǖ淘瓰楸换牟菅蜎]的水地,經(jīng)過曾鞏整治,路直且平,駿馬可馳,四周百花爭艷,清露環(huán)繞,間雜以綠樹,色彩明艷。這里曾鞏再次把泉水比作玉,泉水像玉一樣清澈,一眼便可望到水底沉積的沙石,泉水的清透躍然紙上。

  濟南山明水秀,曾鞏在此度過了一段醉心山水的愜意時光,“滿軒山色長浮黛,繞舍泉聲不受塵。四境帶牛無事日,兩衙封印自繇身。白羊酒熟初看雪,黃杏花開欲探春?!边h望青山,近聽流水,冬季看雪,春日尋芳,一切都是那么美好,所以才有了“吾亦樂吾樂,放懷天地間”的豁達。他還以“文犀”為喻,有“文犀剡剡穿林筍,翠靨田田出水荷”的詩句,文犀本是有紋路的犀角,泉水在夏日陽光的照耀下,穿過竹林,折射出斑駁的色彩,正如文犀的紋路,以文犀作比,靜中有動,寫出了泉水的多姿多彩。

  曾鞏在鵲山亭游玩,寫下:“大亭孤起壓城顛,屋角峨峨插紫煙。濼水飛綃來野岸,鵲山浮黛入晴天?!边@個時候的泉水就像是綃紗一樣清透飄逸,這正如曾鞏此時的心境。正所謂“一切景語皆情語”,外界環(huán)境的美好也折射出曾鞏輕松愉悅的心情?!疤刈砸鬟€自笑,歸時乘月尚留連”,游完鵲山亭,月下留連,看到自己修筑的亭子給百姓的生活帶來了便利,帶來了歡樂,其心甚慰。

  熙寧六年(1073年),曾鞏結(jié)束了他在濟南的任期,百姓得知他要離開,“絕橋閉門遮留”,他只能乘著夜色悄悄離去。百姓對之不舍,曾鞏對濟南又何嘗不是依依難別呢?離開之后,他曾有“千里相隨是明月,水西亭上一般明”“從此七橋風(fēng)與月,夢魂長到木蘭舟”等詩句來懷念濟南。濟南在曾鞏的詩歌創(chuàng)作里占有多少分量?宋代學(xué)者黃震曾這樣評價他的詩說:“多齊州所作,有欣然安之之意。徙為他州,不多作。雖作,不樂之。”

  時光流轉(zhuǎn),已近千年,今天游客們依舊喜歡來到大明湖,他們也會走進南豐祠,在紫荷香里聽泉水潺潺,聽曾鞏與濟南的故事。(范永林

附件:

      主辦單位:中共廣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廣東省監(jiān)察委員會

      合作單位:南方新聞網(wǎng)

      粵ICP備10233762號

      nyqfw@gd.gov.cn

      投稿郵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