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在位置:首頁 > 學習在線 > 習近平用典 >正文

【品典】去民之患,如除腹心之疾

來源:中央紀委監(jiān)察部網站     日期:2015-08-04 09:06:02    

????原典

  陛下誠能擇奉公疾惡之臣而使行之,陛下厲精而察之,去民之患,如除腹心之疾,則其以私罪至某、贓罪正入已至若干者,非復過誤,適陷于深文者也。

  ——【北宋】蘇轍《上皇帝書》

  釋義

  北宋熙寧二年(1069年)二月,王安石任參知政事,開始推行新法。因對王安石變法持不同見解,蘇轍遂于是年三月上書神宗皇帝,力陳對新法的看法。在《上皇帝書》中,蘇轍提出了許多重要觀點,多有切中肯綮之處?!叭ッ裰?,如除腹心之疾”便是其中之一。句中的“腹心”即肚腹和心臟,都是人體重要器官,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。意思是,清除百姓的禍患,如同去除自己的心病一樣。

  蘇轍的學問以儒學為主,深受孟子思想影響??梢钥闯觯叭ッ裰?,如除腹心之疾”的觀點受到了孟子民本思想的影響。孟子提出“樂民之樂”“憂民之憂”,主張君主要把百姓的憂樂當作自己的憂樂,蘇轍向宋神宗提出這一觀點,意在讓皇帝推己及人,與民同憂,設身處地為百姓著想;同時把百姓疾苦提升到“腹心之疾”的高度,說明“去民之患”,刻不容緩,不可稍懈。

  解讀

  怎樣把以人為本的執(zhí)政理念落到實處?如何將民生至上的價值追求化為行動?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問題,這正是習近平同志引用蘇轍名句的深意所在。然而,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也存在一些偏差:一說到扶貧,就扛著一袋米、提著一壺油到貧困戶家里,做個花架子、擺個好樣子;一說到基層,就大張旗鼓地下鄉(xiāng),席不暇暖就已拂袖而去,只求電視上有影、報紙上有字、廣播里有音,至于民生疾苦、實際問題,則熟視無睹、置若罔聞。不能解決實際問題,就是形式主義,就是表里不一、心口不一、言行不一;不能去民之患、解民之憂,無論如何都談不上執(zhí)政為民。正因此,習近平同志還多次強調“以百姓之心為心”,實際上就是要求各級干部解決實際民生問題,面對民生疾苦,要像對待“腹心之疾”那樣,嚴陣以待、必欲除之。(摘自《習近平用典》)

附件:

      主辦單位:中共廣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廣東省監(jiān)察委員會

      合作單位:南方新聞網

      粵ICP備10233762號

      nyqfw@gd.gov.cn

      投稿郵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