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在位置:首頁 > 專題匯總 > 尋找南粵最美家風 > 家風故事匯 >正文

李惟揚:崇文尚武 清廉傳家

來源:南粵清風網     日期:2017-08-25 09:49:22    
       李惟揚(1683-1756年),陽春隆崗村人,是清朝武榜眼。后來,他被賜殿前侍衛(wèi),官至廣東右翼總兵,名聲顯赫。李氏家風傳承中,李惟揚作為隆崗村李族的第二代傳人,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。他既受益于先輩的言傳身教,又繼承和豐富了這個家族的教育傳統(tǒng),逐步形成了“崇文尚武、忠勇俱全、清正廉潔、剛正不阿”的家風特色。

李惟揚(1683-1756年),陽春隆崗村人,是清朝武榜眼。后來,他被賜殿前侍衛(wèi),官至廣東右翼總兵,名聲顯赫。李氏家風傳承中,李惟揚作為隆崗村李族的第二代傳人,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。他既受益于先輩的言傳身教,又繼承和豐富了這個家族的教育傳統(tǒng),逐步形成了“崇文尚武、忠勇俱全、清正廉潔、剛正不阿”的家風特色。

李惟揚

仁愛擔當 涵養(yǎng)家風

李惟揚的祖父李會煦曾任廣西博白知縣,他為人正直,勤于政事,因此當地吏治清明,人民安居樂業(yè)??上Ш镁安婚L,云南王吳三桂擁兵自重,云貴兩廣地區(qū)隨之陷入動亂之中。后來遇到饑荒,百姓更是苦不堪言,為了生計甚至不得不賣兒賣女。李會煦看到百姓家破人亡,自己為官一任卻不能造福一方,痛苦萬分。經過一番思量,李會煦開官倉放糧賑濟災民,于是上萬名老百姓得以活命。但私放官糧,無法向朝廷交差,李會煦只得流落到陽春。

李惟揚的父親李成玉知道這件事后,為盡孝道,不畏艱辛地追尋至陽春,從此在那里定居,開枝散葉。李會煦的仁愛之心、李成玉的行孝之道,深深烙印在李惟揚的心底,影響他的成長。

崇文尚武  忠勇俱全

李成玉本來希望兒子李惟揚飽讀詩書,考取功名,光宗耀祖,曾約法三章,不準他練武。然而本家護院武師慧眼識才,暗中收李惟揚為徒弟。他們師徒二人相約每天寅時到屋背崗上,偷偷地傳授武藝。寒來暑往,從不間斷,李惟揚苦練了三個年頭。十一歲那年,李惟揚在當地擂臺奪冠,嶄露頭角,被譽為神童。盡管父親李成玉還是有“重文抑武”的思想,希望兒子能通過讀書取得功名,但李惟揚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理想和信念,堅持習文練武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李惟揚終于在康熙五十一年高中武榜眼。

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,三弟李惟新、長子李伯豪、三子李伯桓、七子李伯康、十四子李伯殿紛紛走上了習武從軍之道。其中,李伯豪于乾隆元年高中丙辰科武進士,李惟新、李伯桓、李伯康也分別考中武舉人。李惟揚開習武之風氣,他的后人景仰追隨,代代不絕,形成了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家族風范。

自古武將多忠勇之士。李惟揚為官33年,兢兢業(yè)業(yè),忠勇雙全,康熙皇帝曾夸曰“古來岳飛為南方名將,我朝李惟揚可比之”。十四子李伯殿也秉承忠勇俱全的家風,隨父東征西伐,在一次孤身闖進匪穴營救百姓的戰(zhàn)斗中,壯烈犧牲。

清正廉潔 剛正不阿

李惟揚一生為官清廉剛直,不攀附貴權,不搞結黨營私,深受三朝皇帝的重用。特別是雍正皇帝力排眾議,堅持讓漢人李惟揚擔任要職,看重的就是他清廉品格。李惟揚曾在公祠照壁上設置了一幅“戒貪圖”,以此告誡子孫后代要清白做人,守住家規(guī)底線。

李伯桓(李惟揚的三子)擔任廣州千總期間,每天要接觸形形色色的人,求他辦事的人多不勝數。有一年中秋節(jié),李伯桓的母親思兒心切,從隆崗來到廣州與兒子共度佳節(jié)。一劉姓商人得知這個消息后,為答謝李伯桓解難之恩,在中秋之夜帶上禮品送至李宅。李伯桓看到是一些土特產,客氣幾下,便不以為然地收下了禮物。他的母親賞月歸來,發(fā)現(xiàn)桌子上的禮品,便問明來由。她嚴肅地對李伯桓說:“歷代貪官污吏,多數是從不能潔身自好開始,今天收點土特產,明天就有可能收金收銀。一旦道德情操打開了缺口,就很難做到清正廉潔。潔身自律,日當三省,這些都要向你父親學習,切不可自甘自戕,辱沒家聲啊?!崩畈嘎牶螅瑵M臉通紅,連忙跪下向母親陪禮道歉,并連夜將禮品送回劉姓商人家中。劉姓商人感嘆:“李氏門風,果然嚴謹;千總清廉,固然不虛。”(陽春市紀委  曾球)

附件:

      主辦單位:中共廣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廣東省監(jiān)察委員會

      合作單位:南方新聞網

      粵ICP備10233762號

      nyqfw@gd.gov.cn

      投稿郵箱